「在家/遠距工作」後,你的工作效率變好了嗎?
「在家/遠距工作」後,你與主管、夥伴間的溝通還好嗎?
「在家/遠距工作」後,你的生活品質變更好了嗎?
如果你是在家/遠距工作的新手、需帶領在家工作團隊的組長或主管,看完這篇文章,你能:
- 能真正意識到『在家工作已成了常態』,因此深知「如何在家工作」將可能成為職場新必修項目。
- 能真正了解到『疫情現況是一場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』,因此需要時間來調整與優化,是很正常的,無需期待自己/團隊能馬上找到合適的節奏。
- 能真正認清到『自己/團隊在家工作的現況與能力』,並透由參考此篇文章中的實戰守則,進而優化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,降低不適感。
內容目錄
當在家工作成為日常
你也開始在家工作(Work From Home)了嗎?
從5/17至今,我們整個團隊WFH已經有近1個月了。事實上在家工作,對我們團隊中的部分夥伴來說並不陌生。
在今年3月,我協助團隊的幾位優秀夥伴成功申請到遠端工作(Remote Work),當時主要是希望夥伴們能透過減少2小時/天的通勤時間,降低疲憊感,且讓夥伴們享有因為自律而擁有辦公空間自由、互信感的團隊風氣。
看到這裡,相信眼尖的你一定發現,遠端工作(Remote Work)與在家工作(Work From Home)的不同。
遠端工作(Remote Work)表示我們『可以選擇』想要的工作地點,在咖啡廳、或者任何一個地方。
在家工作(Work From Home)代表我們『只能待在家』,如果你自己住,那很可能一整天都接觸不到人; 如果你與家人住,那可能會三不五時被中斷。
而我們現在面臨的是「WFH」。
當「在家工作」不再是個工作福利,而是生活的一部分,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影響呢?
以下提供團隊在家工作後,一起執行的5個守則,也是讓我們「在家工作」無不適感的關鍵。
守則一、建立在家工作儀式,維持生活步調
在家工作後,你面臨到的第一個挑戰是什麼?
因為環境沒改變,心境無法從休息狀態切換成工作狀態?
因為在家工作,把原本白天要做的工作拖延到晚上執行?
那你有沒有想過,或許替自己建立一個啟動工作以及結束工作的儀式,能幫助你在生活與工作狀態中切換自如呢?

分享我在家工作的日常:
平常什麽樣子出現在辦公室就怎麼打扮。
一如往常盥洗、換上衣櫃裡掛好的外出服、擦防曬、畫眉毛(是的,我平常到辦工作都長這樣)。
平常有吃早餐、喝拿鐵、道早安的習慣就照舊,且為自己設置好「辦公區」。
與在辦公室一樣,坐到工作桌後,先簡單擦拭辦公桌面,登入公司主要溝通的通訊軟體LINE,再搭配一如往常的拿鐵,然後跟大家道早(是的,在LINE群組跟夥伴們道早)。
條列清楚今天的待辦項目,提醒自己效率完成,避免影響到休息與生活品質。
打開待辦事項,將緊急重要/今天必須完成的工作項目,標記起來; 在心態上則會提醒自己,別犯懶!務必妥善利用一早較無人中斷的時段高效率完成,避免讓一天中臨時、緊急的工作項目,影響用餐、午休與下班時間。
有這個念頭後,便會帶著一點壓力感與動力,進入全然專注的工作模式。
時間到了就要收工,放過自己也放過團隊隊友。
以「與團隊約定好,固定時間必須完成今日工作的回報與溝通」,作為一天工作的結束,且安心地結束這一天。
更多關於在家工作的訣竅,可以參考艾爾文:5個在家工作訣竅,遠距工作比在辦公室產出更多!
守則二、協議工作守則,當彼此好隊友
開始在家工作後,你會不會覺得老闆、主管有些緊迫盯人?
平常走到同事座位旁邊就能快速請教的問題,現在則會心想「現在致電過去會不會打擾到對方」、「還是傳訊息請教好了」?
在家工作後,我們面臨到的問題不僅是換個地方工作,而是溝通、合作方式的改變。
因此,事先與團隊協議好工作守則、盡量避免彼此各自揣測,是非常重要的。

那有哪些項目可以事先達成共識呢?
- 為了避免主管對團隊在家工作的上班時間質疑,我們可以:
於團隊群組中,在固定時間用「道早安」的方式,開啟工作的一天。 - 為了避免團隊,模糊了下班的時間界線,我們可以:
在「固定時間內」完成今日工作回報與溝通,作為一天工作的結束。 - 為了避免主管因看不到人、擔心團隊偷懶,所以緊迫盯人,我們可以:
在每週一事先制定好本週目標計畫,並與主管確認對齊,讓彼此關注產出與結果,而非妄自揣測過程。(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本篇文章守則三) - 為了避免訊息與電話如雪片般飛來,處理得手忙腳亂,我們可以:
主動溝通詢問,並將訊息分級管理,讓彼此清楚該項目的輕重緩急程度; 同時也無需時刻緊盯手機,擔心沒有秒讀秒回,會讓主管、同事覺得自己在偷懶或「怎麼都找不到人」的問題(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本篇文章守則四)
看完後,你有沒有發現:其實我們現在面對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「沒事先溝通好、講清楚」呢?
與其猜測主管與同事的想法,不如一起先協議好工作守則,避免「不信任感」、「各自揣測」、「自我感覺」等問題,不妨將這幾個撇步分享給你的同事,一起當彼此在家工作的好隊友吧!
KT 訊息插播: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職場好用撇步、真實故事或事故處理方法,歡迎加入KT點子實驗室臉書私密社團,你可以收到最即時的文章與互動交流。
守則三、事先制定計劃,定期檢討對齊
在家工作後,你有沒有覺得老闆、主管的一些行為,有時會讓你覺得有些反應過度、被針對或被監控的感覺?
這裡,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這半年來,讓我們團隊彼此互信度提高的方法: 周目標會議(Planning Meeting) 與周檢視會議 (Review Meeting)。

周目標會議(Planning Meeting)
- 會議目的:透過每週固定一天,每個人自行訂定週目標,達到與主管對齊部門目標與確認工作項目需求。
- 會議時間:15~30分鐘/人
- 目標訂定方式:
1. 一周不要訂定超過3大目標。
2. 訂定方式可以參考SMART原則。
周檢視會議(Review Meeting)
- 會議目的:讓團隊彼此知道每位夥伴做了什麼,也知道自己本周目標的達成率與產出,並相互給予回饋與意見。
- 會議時間:1~1.5小時
- 方式:會議當天,每個人會於指定固定時間內,各別傳欲報告的項目與檔案給負責人,由該負責人協助統整成議程,並提前發布給大家參考。
我與團隊執行這半年來,漸漸發現:
- 團隊的夥伴更會「自動自覺」去解決問題,以達到當週的目標。
- 我幾乎不再需要詢問專案或項目進度,團隊會主動與我討論他們的狀況。
- 隨著彼此間的信任感提高,溝通效率也提高。
KT點子實驗室 | 真心話
一起事先制定計劃吧!相信我,你會發現你與主管以及與夥伴的關係會大不同!
# 看更多職場真實日記:職場新鮮人獲得主管重視&同事喜愛的4大絕招
守則四、主動溝通詢問,訊息分級管理
你會不會覺得在家工作後,常會有以下內心OS:
- 想請教夥伴問題時,會擔心中斷打擾到對方。
- 做事做到一半,突然被通話中斷,發生太頻繁而導致工作效率下降。
- 因為不清楚事件急迫性,所以每則訊息都秒讀秒回、緊張兮兮。

這邊,兩個方法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:
方法一、主動溝通詢問
主動詢問主管、夥伴這個項目的急迫程度,以及可以直接與對方溝通說明:「因為現在正在進行某個項目,預計的結束時間為何」,並與對方約好之後的討論時間。
方法二、協議好並定義清楚訊息級別
以我們團隊為例,我們會視事件緊急優先程度去分類與定義: 如:[S]、[A]、 [B]、 [C] + 訊息內容。
*注意事項:訊息分級與代號請以簡單、易記憶、基數少為原則。
透過以上方式,讓彼此清楚:
什麼訊息應該即時處理?(重要/緊急)
什麼訊息可以晚點回?什麼事情用LINE文字訊息?
什麼事情用通話?(可另外自行設計)
守則五、建立會議規則,大家有備而來
自從在家工作後,你會不會覺得會議次數變多、會議時間變長了呢?
以下提供4個訣竅,有效於減緩開會疲憊感與無效率問題:
- 會議目的與議程要清楚。
- 確認每個與會者都有參與的必要。
- 欲討論該項目的負責人需事先提供資料以便大家給回饋。
- 會議記錄須有明確的結論共識與下一步。
你現在心裡是不是想著:「你認真?光看完這篇就累了,更別提執行了…」。
你說的沒錯!從一條條列出在家工作的守則與方法,到一步步與團隊夥伴們溝通執行,再到根據夥伴們的狀況去優化調整,這每一步,都是靠團隊一起做到的!

如果你是公司主管、HR,建議可以參考上述五個實戰守則,帶領團隊一起建立合適你們的『在家工作守則』,讓彼此的合作更輕鬆。
KT點子實驗室 | 真心話
如果你是團隊中的一員,光靠自己的力量去推動確實不容易,建議可以將此篇分享給與你關係良好的mentor、team lead、partners,透過從少數人做起,慢慢影響與改善團隊。
這讓我想起商業思維學院的院長Gipi曾分享的一句話:「領導,不是一種能力,而是一種選擇。 當你選擇了承擔,選擇了改變,你就是領導者。」
希望本篇實際運用於團隊的分享,能讓你想到其他點子與作法!
若你有任何關於在家/遠距工作的問題,歡迎在下方留言與交流。
預祝大家「在家工作」順利!
最新文章通知:歡迎加入 KT點子實驗室 臉書私密社團
KT分享生活:歡迎追蹤 IG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
疫情期間不能出門,你可以多傾聽自己:我到底要做什麼工作? 一步步教你如何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
版主說出每位遠距上班人的心聲 真的需要一個上班前的儀式 不然我真的無法進入上班狀態 感謝版主大大提供的好方法
Hello, 思維致富版主
謝謝你的回饋 ^^上班前的工作儀式真的很重要啊!!
除了必備的妝容,還有不可缺少的拿鐵!!
商業思維學院的院長Gipi曾分享的一句話:「領導,不是一種能力,而是一種選擇。 當你選擇了承擔,選擇了改變,你就是領導者。」
這句話真的很棒,讚👍
疫情期間在家工作同事與主管間的溝通變得更加重要,感謝版主分享疫情期間公司團隊工作的秘訣。
Hello, Martin
謝謝你的鼓勵 ^^
我也很喜歡這句話,「選擇承擔,就是邁出成為領導者的第一步了」。
疫情期間,在家工作真的深深有感「溝通」的重要,並非是溝通變難了,而是「本就存在的問題」因為距離而更清楚的顯現與放大了。
遠端工作後,時間與空間感容易變得模糊,做事情效率容易下降,感謝版主有條理地整理如何建立儀式感,與用心的推薦制定計畫的方法,十分受用!
Hello, Phoebe
謝謝你的回饋 ^^
實在是因為自己在家工作後,真的非常有感「上班啟動儀式與下班結束儀式的重要性」,
否則實在很容易因時間與空間感變得模糊,而影響了生活品質與作息。
版主分享的協議工作守則很棒!!因為遠距的關係看不到同事目前的工作情況,總是會再想問問題的時候遲疑,有工作守則的共識就可以讓大家比較知道分級制度,跟下班時間!
運用版主分享的方法,慢慢地與團隊找到彼此的默契!!
Hello, miley
非常謝謝你的反饋 ^^
其實一開始在家工作後,第一個出現的團隊問題就是溝通方式與訊息分級問題,
常常會不知道應該直接打電話過去速速溝通比較好,還是使用文字訊息比較恰當…等其他相似的內心OS與問題。
但自從與團隊協議好工作守則後,一切都容易多了!也不需要相互揣測…團隊間的合作也更有默契!
除了工作氛圍變好之外,也不用時刻盯著手機、急著回覆訊息、出現下班時間不明確等問題了。
真的很推薦一試哦 :)
在家工作真的很需要先有點儀式,不然很容易渾渾噩噩的過完一天然後進度都沒做完😭我會試試看你的方法的謝謝你~
Hello, Yvonne
謝謝你的回覆 ^^
除了開工前的儀式,也可以試試在每天開工前,根據緊急重要程度,列好今天一定要完成的項目!!
若達成,就在旁邊幫自己打個勾,像這樣:
☑ 寄出25封合作邀約信
☑ 完成一篇撰寫文案方法的800字文章
這會讓我有種“耶~又打一個勾!又搞定一個待辦項目“的感覺!分享給你哦 :)
在家工作真的是需要很高的自律性 這樣才能在不減低效率的狀況下持續產出 儀式感這個方式真的很重要 謝謝版主分享
Hello, bodynewlife
謝謝你的回饋 ^^
維持與上班一樣的行為與儀式真的很重要!也是不降低效率的撇步!!
儀式感這個東西真的很重要
我自己要在家工作也一定會換衣服 畫上喜歡的口紅哈哈
看了就覺得心情很美麗 有轉換到上班的氛圍
會議時間的部分 這點我倒還是覺得很難改善
就現階段而言覺得公司的會議如果可以像版主建議的
控制在1-1.5小時內就好 ………..每次都有種會議冗長無重點的感覺
Hello, Rita
非常謝謝你的回饋:)
在家工作換上外出服、畫上喜歡的淡妝,整個感覺真的會不一樣!!
從5/17 WFH到現在,過一個多月了!
每天都給自己開工儀式與下班儀式,真的極少出現怠惰或工作效率降低的狀況。
關於會議時間,不知道Rita的團隊會議前會不會發佈議程?確認需一同與會者?做會議記錄?
分享我們團隊的做法:
會議當天,報告者會於會議六小時前,傳欲報告的項目與檔案給負責人,由負責人協助統整成議程,並於會議前發布給大家參考。而會議進行時,也會有專人負責做會議記錄,並在會議尾聲確認好任務的下一步與時程,如此一來,下次開會就可以依照此次的進度做追蹤與討論了。
也不會老是出現會議中才討論沒人準備好的主題、大家卡在會議上又沒有結論的狀況了。
以上分享給你哦 ^^